欢迎进入北京北信科远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网站!
15313095671
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-  技术文章  -  全自动熔点仪如何保养

全自动熔点仪如何保养

更新时间:2025-10-27点击次数:21

一、日常清洁:避免样品残留与污染

日常使用后需立即清洁,防止样品碳化、结晶残留影响后续检测。

样品池清洁:每次检测结束后,用无尘纸或脱脂棉蘸取无水乙醇,轻轻擦拭样品池内壁及透光窗口。若残留顽固污渍,可蘸取少量丙酮(需在通风处操作)轻柔擦拭,禁止用硬物刮擦窗口。

仪器外部清洁:用干布擦拭仪器外壳、操作面板及显示屏,去除灰尘或液体痕迹。若有试剂泼洒,需立即用湿布擦拭,避免液体渗入仪器内部损坏电路。

散热部件清洁:每周检查仪器侧面或背部的散热孔,用软毛刷清理灰尘,确保散热通畅,防止仪器因过热导致温度控制不稳定。

二、定期校准:保障温度检测精度

温度校准是维持熔点仪准确性的关键,需按使用频率定期执行。

校准周期:常规使用场景下,每 3-6 个月校准 1 次;若检测频次高(每日 10 次以上)或检测高熔点样品(超过 250℃),建议缩短至每 2 个月校准 1 次。

校准方法:采用标准物质校准法,选择 3-5 种已知准确熔点的标准品(如萘、苯甲酸、尿素等,覆盖常用检测温度范围)。按仪器操作流程,依次检测标准品熔点,若实测值与标准值偏差超过 ±0.5℃,需按说明书进行温度校准。

传感器维护:避免频繁触碰仪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,若发现传感器表面有污渍,需用无尘纸蘸取乙醇轻轻擦拭,禁止用力拉扯或碰撞传感器接线。

三、耗材与部件维护:及时更换易损件

关键耗材和部件的损耗会直接影响仪器性能,需定期检查更换。

样品毛细管:仅使用与仪器匹配规格的毛细管(通常为直径 1-2mm、长度 80-100mm),避免使用弯曲、破损的毛细管,防止样品泄漏污染样品池。

光源与检测器:每 6 个月检查一次加热炉内的光源灯(如 LED 灯)和光学检测器,若发现光源亮度下降、检测器无信号或信号不稳定,需及时联系厂家更换对应部件,更换时需断电操作,避免触电。

散热风扇:若仪器配备散热风扇,每 3 个月检查风扇运转情况,若发现风扇异响、停转,需立即停机,清理风扇内的灰尘或更换风扇,防止仪器过热损坏。

四、规范操作与存储:减少人为损耗

正确的操作习惯和存储环境可降低仪器故障概率。

操作规范:检测时严格按仪器说明书设定加热速率(避免突然设置过高加热速率,导致温度失控),样品添加量需适中(通常为 2-3mm 高度),防止样品溢出或过少导致检测误差。检测结束后,需待仪器温度降至 50℃以下再关闭电源,避免高温下直接断电影响部件寿命。

存储环境:仪器需放置在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环境温度控制在 15-30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 70%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(如暖气、烘箱)。长期不使用(超过 1 个月)时,需每月通电开机 1 次,每次运行 30 分钟,防止电路受潮或部件老化。

五、故障处理:及时排查小问题

遇到轻微故障时,可先自行排查,避免故障扩大。

若仪器无法升温,先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,再查看加热炉丝是否断裂(需断电后由专业人员检查);

若熔点检测结果重复性差,先清洁样品池、更换新的毛细管,再重新校准温度,若问题仍未解决,需联系厂家售后。

TEL:15321910407

关注公众号